首页 媒体报道精彩书摘 作者专栏 名流推荐样本名单购书指南

精彩选摘

 

 

第四章之第二节:

  拥有胆略才能赢得冒险

 

我们常常看到:冒险带来奇迹。20世纪60年代,IBM希望研发360系列大型机以彻底改变电脑行业的结构,投入资源比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费用还要高,一失败IBM肯定就会死亡。但是,IBM孤注一掷也成就了对计算机主机市场几十年的垄断。后来联想并购IBM的个人PC业务,也被称为一场赌博,但这场赌博却迅速促进了联想的国际化进程。

我们也常常看到:冒险制造奇迹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必然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些原因,就算有再好的运气,奇迹也不可能转化为长久的成功。IBM愿意全力研发,是因为计算机技术革命是未来趋势;联想愿意冒险并购,是因为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以联想的江湖地位,如果不想裹足不前,就必须走上国际化道路。

很显然,一个真正的冒险家肯定不是一个莽夫,就算是孤注一掷,也绝不是在逞匹夫之勇。

我们进行人生冒险,真正能够依靠的只能是过人的胆略,而非仅仅胆量。

“胆略”在英文中的解释是:courage and resourcefulness。用中国话说,就是要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包含了一个人的眼光、知识、经验、技巧、智慧等因素。有略无胆,是懦弱,是会说不会做,是“秀才造反,三年无成”;有胆无略,则只会胆大妄为,“头重脚轻根底浅”。

前爱立信公司中国首席市场官、摩克迪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张醒生则是这样阐述冒险:“能因为怕不成功就不去抓机会吗?一定要争取抓住机会他认为冒险能否成功:“要看你怎么对待风险了,第一看你有没有抗风险能力,第二看你认定不认定你看到的机会就这样,张醒生从跨国公司爱立信出来,去到亚信做CEO,后来又自己下海创业,不断创新自己的人生。

有胆有略地冒险,也是开放式人生的必然要求。如果只要一股勇气,只需要注重内心的心理状态,我们也用不着去谈人生开放;如果我们要把胆量提升为胆略和胆识,则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人生。

机会与风险成正比

1991年,即将获得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位时,张黎刚退学了。1994年,在美国明尼苏达一所不入流大学的食堂里,有两个跟盘子打交道的中国男生,一个洗碗,一个收碗,这就是e龙的两个创始人唐越和张黎刚。张黎刚疯狂地做着哈佛梦,但是,1998年即将获得哈佛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时,张黎刚疯狂了,他退学跟着张朝阳回了国。

1999年,即将升任搜狐第一副总裁时,张黎刚忽然又递交了辞呈。因为“我不是给人打工的人”,他说,“我不做英雄的陪衬,我要拥有自己的公司。”

2003年,当6000万资金即将注入e龙时,张黎刚离开了。风险投资的介入,使e龙所有创始人都变成了“股份低于10%的打工仔”。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原因。张黎刚选择了健康管理业重新创业,现在已是爱康国宾集团的董事长兼CEO

经常有人问我们商会2005委员会的这位理事,为什么每次都在临近每一人生阶段的高潮时选择离去?你不感到遗憾吗?张黎刚“没有遗憾”,他认为冒险进行新征途是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且更重要的是“机会与风险永远是成正比的,放弃是一个男人的勇气,但这不是匹夫之勇;冒险,并不是莽撞……能够凌驾于命运之上,去控制自己的方向,才是真正的男人。”

人们对冒险通常有三种误区,我在上文已经说过前两种:其一,认为一个人的冒险,冒的是危险;其二,认为冒险的驱动力是勇气和胆量;其三,还有一种误区则认为:只有敢作敢为才是冒险,舍弃则是懦夫的表现。

世上的事不尽是脱弦之箭,开弓就不能回头,定了方向就不能调整。坚持和放弃,选择和不选择,并没有区别,都是在冒险。而能够及时作出准确有效的判断,正是一个人生开放者的优势。

敢于放弃也是一种冒险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何欣曾提到过自己一次没有“敢于放弃”的经历。2001年,何欣从INTEL投资部加盟凯雷投资集团担任亚太投资部副总裁。年底,他接触一个韩国“下一代OLED”的有机显示屏项目。何欣看上了这个团队的技术能力和OLED的市场潜力:“这个技术团队可以说在世界上也十分优秀,在技术创新或生产设备的研究上都十分到位。”但这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早期项目,“我们开始看这个项目时,只有专利和图纸。”

第一轮融资,凯雷投入500万美元。随后问题来了:“OLED技术的实现,需要周边配套技术。”技术发明人是个姓金的博士,而金博士团队只有产品研发能力和生产流程的设计,没有生产技术设备的制造能力。凯雷和其他VC第二轮于是又投入1500万美元,可问题又接着来,原材料价格上升,传统LCD技术不断改进,公司需要降低生产成本等等。凯雷再次联合众多VC进行了第三轮融资。

第三次投资之后,问题还是接着来。这时,公司的CEO金博士说:“我想辞职。”何欣了解到作为发起人的金博士还有另外一个公司,“他不想干了。合同上写了又有什么用呢?他的心不在这儿了。”“在凯雷的带动下有三轮融资,最后项目融资总额接近1亿美元。但第四轮时,我决定不投了。我对团队很失望。”

最后的损失当然很大。凯雷的亚太基金负责人祖文萃评价说:第一笔投资没有问题,经过8个月的调研,事先的风险都想过。错就错在第三笔投资不应该再追加了,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说明团队的执行力不行。不能再试错了,放弃也是值得去冒险的行为。

正如富勒(T.Fuller)所说:“生活只是由一系列下决心的努力所构成。”

我们依仗胆略去冒险,其实就意味着把冒险当作一门战略艺术。我归纳了一些在对成功人士研究得来的经验教训,希望能为年轻人作些参考:

——首先要确立可以专注的核心目标。冒险不是无头苍蝇一般乱飞乱闯,或者飞蛾扑火一般莽撞。千万不要异想天开,没有人能十全十美,没有人能四面出击,也没有企业能够什么都做得好。

——评估风险。行动前要明确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有时不可不做最坏的估算,不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大收益却没有风险的好事,天上不会掉馅饼。

——切勿逆天行命。有些关口你跳得过去,有些跳不过去,就连诸葛亮都没有办法改变天命人道。所以,做出关键决定时,还须注意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的变化。

——不要拒绝盟友,也切勿替别人去冒险。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可能跟你合作的人,不要拒绝修好。同时,替别人冒险通常不是件吃力就能讨好的事情。

——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不要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在重要的事上冒险。人是要为自己计划后路,但如果是为了失败而行动,那又是何苦呢?最可怕的事永远是你既不全力去争取成功,又继续投入精力和成本。

——注意随机应变。切勿忽视问题,勇敢不是没有恐惧和担心,问题也绝不会忽视你,到头来你仍然要逐一解决,因此,应该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做最有利的事。

 

 

 

推荐阅读

 

自序

导言

成功以“人”为本

找工作之简历篇

找工作之面试篇

找工作之职场新人

构建人脉圈子之从身边人着手

建人脉圈子之结交重要人物

构建人脉圈子之善接触陌生人

 

精彩选摘

 

人生也需要“风险投资”

大学生需要培养国际化观念

开拓人脉圈子的几个基本路径

找准真正的自信和人生坐标轴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员工

从学生时代就要学会职业策划

青年人如何进行职业策划

 

全书选载

 

自序

导言 开放时代的成功

第一章 心态开放

第二章 视野开拓

第三章 拥有自信

第四章 富有胆略

第五章 有效策划

第六章 行动力

第七章 创造力

第八章 整合平台

第九章 人脉圈子

第十章 塑造品牌

 


友情链接人民出版社//欧美同学会//欧美同学会商会//商会2005委员会//成功母亲网//王辉耀主页//王辉耀博客

 

开放人网(www.kaifangren.com)版权所有

联系出版社:E-mail: ccpph@126.com    Tel:010-65275285

联系作者:E-mail:wanghuiyaoemail@vip.sina.com    Tel: 86-10-58207950